全球观热点:环球论坛|以中新高质量合作推动亚太开放发展
图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一址
当地时间4月2日上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访华之行,已经回到家中。”他大赞此次中国之行“收获颇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李显龙在新冠疫情后的首次访华,在疫情前,李显龙几乎每年都会到中国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27日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李显龙总理是来华访问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此次是他时隔四年再次来到中国。
在此次行程中,李显龙先后访问了广州、海南博鳌和北京。特别在访问的最后一天,中国和新加坡双方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以中新高质量合作推动亚太开放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刘晓伟
自1990年建交以来,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边经贸关系呈现出快速、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态势。得益于互补优势创造的广阔空间和自贸协定升级提供的机制平台,中新两国的务实合作领域不断扩展。
后疫情时代,以“高质量”为鲜明标识的中新经贸合作将持续开拓两国合作共赢新局面,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新发展。
从“中国战略”到自贸协定的再升级
中国和新加坡经贸合作源远流长。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新就有实质性的经贸往来。1979年,中新签署贸易协定,推动双方贸易额的显著增长。1990年,中新建交后,两国的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前后,新加坡积极调整对华经贸战略,提出“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中国战略”,进一步促进双边经贸投资合作。2009年,《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新加坡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全面自贸协定的亚洲国家,双边经贸合作进入更为密切、成熟的新阶段,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助推器”。2015年,中新确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为双边经贸关系拓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2018年,中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议定书》,更新两国的贸易安排、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关系的开放化和自由化规则水平。2020年,双方启动协定升级后续谈判。2023年,两国签署《关于宣布实质性完成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后续谈判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的制度化安排更加完善,有力推动中新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贸易投资合作热度不减 ,发力新兴经济领域合作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新双边经贸投资合作持续深化。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自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在新加坡总外贸额中的占比波动上升。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11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此外,中国也是新加坡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以及第三大服务贸易国。投资合作方面,截止2022年,新加坡连续9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同时,新加坡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最大的国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中新两国合作逐步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2022年,两国签署加强绿色发展合作、数字经济合作、电子商务合作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新加坡提出“智慧国2025”计划,先后与澳大利亚、欧盟等签署数字经济协定,积极构建数字经济行动框架。公布“2030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推出绿色经济监管创新倡议。中国也将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两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等新兴经济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中新经济合作持续助推亚太经贸一体化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新加坡作为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和新加坡均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协定生效一年来,RCEP有效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开启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
新加坡认可中国崛起为亚太地区带来巨大好处,明确欢迎、支持中方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积极与中国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中新自贸升级协定是我国在自贸协定实践中首次采用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和投资开放承诺,双方也共同确认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开放措施不后撤,承诺彼此“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和新加坡持续深化的高质量合作将共同夯实亚太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维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专栏作者简介】
刘晓伟,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金砖国家研究、发展援助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简介】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里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
标签: